台南 大 天 后 宮 明鄭時期明寧靖王朱術桂,是明太祖的 9 世孫,他受鄭成功之子鄭經之邀,以「監軍」的身分來台定居,成為明代王室在台香火的象徵。鄭經為了表示禮遇,於永曆18燒烤年(1664),為寧靖王在當年台江內海岸邊的高灘地建造了一座宏偉的王府,中有兩座神明廳,分祀玄天上帝和關聖帝君。 清康熙22年(1683),清將施琅率軍攻台,明鄭投降,寧靖王聞訊,決意自縊殉國,5位姬妾並率先懸樑殉主。 清領時期施琅攻佔台灣後,即進駐寧靖王府,將觀音神像移置正宅右側的「監軍府」(今觀音殿)內,並且將原附屬王府的「宗人府」(掌理來台明室皇族事務的單位)拆除,以消除島民的「思明」之念。後來,奏請康熙皇帝將王府改建為媽祖廟「大天妃宮」,以示不居功之意。 康熙23年,媽祖晉封為天后,大土地買賣天妃宮隨即易名為「大天后宮」,是台灣的媽祖廟中最早稱天后者。康熙59年,並列入官方春秋祭典,奠定了大天后宮卓爾不凡的尊貴地位。這段時期,各地廟宇也紛紛前來分香,而慕名前來祈福、獻匾、勒石者亦相當多,大天后宮香火達到鼎盛。 乾隆30年(1765),台灣知府蔣允首次整修全廟,並於偏殿前建官廳一座(今 三寶殿),做為致祭官員更衣休息之所。乾隆40年,知府蔣元樞再一次集資做全廟整修,歷時3年。重修後的規模與今天已十分相近。 嘉慶23年春,大天后宮發生大火,正殿4進「幾夷為平地」,偏殿前2進損毀也相當嚴重西服。至道光年中,歷經3階段大修,是大天后宮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施工最精的修繕,其主要棟架及雕刻都保存至今。到了清末同治年間之後,由於三郊沒落,已無餘力維修大廟,廟埕竟被侵佔,甚至搭寮出租謀利。官府因而在廟前立碑,警示軍民不得違法侵佔廟庭。目前此碑存於南門碑林。 日治時期 由於三郊益發衰微,原屬三郊管理的大天后宮不僅年久失修,頹敗不堪,甚至面臨被拍賣的命運。就在千鈞一髮之際,台灣總督府文教局的宗教調查官剛好來台南視察古蹟,與拍賣競標人於大天后宮不期而遇,在瞭解大天后宮的歷史背景後,向西服上級呈報,下令停售,才解除了這場可怕的文化危機。不過,當時一起被標售的海神廟、水仙宮卻難逃厄運,廟屋頓失,主祀神明四海龍王、水仙尊王無座可棲,最後據說被信徒將其附祀於大天后宮正殿內。 光復後民國35年,台南新化發生大地震,大天后宮也遭到波及,三川門南牆傾斜、龜裂。民國60年,依眾議,將偏殿原官廳改為三寶殿,奉祀三寶佛。同年,觀音殿後又增建一現代化香客大樓,與原廟景格格不入。民國74年,大天后宮以其歷史與文化地位,被列入台閩地區第1級古蹟迄今。 景 點 簡 介 ★一級古蹟★      澎湖民宿大天后宮俗稱台南媽祖廟,建於清康熙23年(1684),原為明寧靖王府邸,是鄭成功之子鄭經為了表示對寧靖王朱術桂禮遇而建。清將施琅攻佔台灣後,鑑於臺灣人民對於媽祖信仰虔誠,為收民心,乃奏請清廷將寧靖王府邸改建為媽祖廟,加封天妃為天后,廟稱天后宮,為臺灣最早的官建祀典媽祖廟。      康熙准奏,加封媽祖為「天后」,稱廟為「大天后宮」。台南大天后宮是台灣第一座官建媽祖廟;也是唯一列入官方春秋祭典的媽祖廟,清帝派禮部官員主持祭典,本宮自此成為「天后」開基祖廟。 特 色      大天后宮建築壯景觀設計觀,結構精巧,古色莊嚴,樑簷上滿懸歷代帝王御筆親題及文武官員敬獻之匾額。其中以康熙御匾「輝煌海澨」,雍正御筆「神昭海表」,乾隆御匾「佑濟昭靈」,嘉慶御匾「海國安瀾」,道光「恬波宣惠」,咸豐御匾「德侔厚載」,光緒御匾「與天同功」等清代帝王御筆親題匾額,最具歷史價值。政府遷台後亦蒙嚴家淦總統頒贈「海國慈航」、李登輝總統頒贈「海慶安瀾」匾。足以彰顯本宮之歷史價值與特色。     廟中塑像、雕飾皆出自名匠之手。古匾、古聯之珍貴豐富更是全台廟宇少見。其他彩繪書法、石刻木作,典藏頗豐,皆美個人信貸不勝收,在大天后宮的入口三川門可看見三川門之圓光眉及獅座木雕及上方斗拱牌樓及方通之彩繪和象座木雕,門前龍柱、兩側螭虎堵、五福臨門招財進寶壁雕、五福臨門松鶴延年壁雕、石獅、夔龍石雕抱鼓石、瓜筒斗拱、壁上之彩繪、媽祖出巡各式儀仗、雀替、檐前力士扛樑斗座等歷史文物古蹟,皆有他們在歷史上代表著的意義及故事,後殿還有龍目井、文物陳列室等,讓您來參訪大天后宮時,更能深入的了解他位居國家歷史一級古蹟的重要意義    明永曆十六年(西元一六六二年)五月鄭成功病逝。永曆十八年鄭經迎接明寧靖王朱術九份民宿桂渡台,乃將承天府署之南的西定坊,興建寧靖王府邸,供朱氏居住,並即以之為明室的宗人府(即一元子別館)。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清軍由鄭成功舊屬施琅率兵攻台,鄭克塽降清,寧靖王朱術桂及其五妃(袁氏、王氏、秀姑、梅姐、荷姐)均自縊於寢宮而殉國。捨官邸為佛寺。施琅班師回朝,鑒於台灣先民深仰媽祖之靈異,為收復民心,乃奏請清廷將寧靖王府改建為天妃宮,並以媽祖顯佑濟師奏請清廷誥封媽祖,八月,康熙淮奏,加封媽祖為「天后」,稱廟為「大天后宮」,清帝派禮部官員主持祭典,本宮自此成為「天后」襯衫開基祖廟,也是台灣最早官建媽姐廟。    康熙六十年,朱一貴起兵,稱「中興王」,俗稱「鴨母王」,在本宮登基踐祚,旋為清軍所敗。雍正元年,福建水師提督藍廷珍親赴本宮呈獻「神潮徵異」匾,以謝神恩。雍正四年,以媽祖湧潮濟師事上奏,御書「神昭海表」匾,由台灣鎮總兵林亮暨文武官員,恭迎至本宮懸掛,僅廈門、湄洲神祠共有此匾之殊榮。光緒二十年(西元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戰爭後,台灣割讓給日本,一八九五年「台灣民主國」成立,總統唐景松、財務長連德政,司令部在今永福國小,總統府在寧靖王府,即本宮後永慶房屋側廂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d31jdowc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